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、立業(yè)、立言、立德的基石,必須在嚴格的黨內(nèi)生活鍛煉中不斷增強;黨性教育是共產(chǎn)黨人修身養(yǎng)性的必修課,是共產(chǎn)黨人的“心學”;要加強黨性教育,提高黨員、干部堅持優(yōu)良作風、抵制不良作風的自覺性和堅定性;要把黨性教育作為黨校教學的主要內(nèi)容,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、黨的宗旨教育,深入開展黨史國史教育、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,深入開展道德品行教育、法治思維教育、反腐倡廉教育,把黨章和黨規(guī)黨紀學習教育作為黨性教育的重要內(nèi)容。黨性教育是黨員教育的重要內(nèi)容之一。
然而在一段時間,“黨性”二字,在一些人那里,使用頻率越來越高,分量卻不斷走低。有的黨員長年不參加組織生活,交黨費時才想起自己是黨員;有的黨員不信馬列信鬼神,和大師掏心掏肺,和組織離心離德;還有的黨員嘴上說的是為人民服務,實際上干的卻是“為人民幣服務”。他們的黨性不僅沒有隨著黨齡的增長、職務的提升而加強,相反出現(xiàn)“歸零”甚至“為負”。
黨性教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,不僅需要深入透徹的理論闡釋,還需要創(chuàng)新教學形式,精心組織安排教學內(nèi)容,春風化雨,循循善誘,通過與學員心靈之間的互動,達到以情感人、以情動人,在觸景生情過程中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。感人心者,莫過于情。黨性教育能否遵循“認知—感悟—認同—踐行”的規(guī)律,做到情景交融、觸及靈魂,直接決定著黨性教育是否“有用”和“有效”。
當前,黨性教育要想取得成效,必須在情理交融之中“活”起來。一方面,通過綜合運用氛圍營造、問題導入、故事音像、案例警示等多種形式,精心設計體驗式教學、訪談對話式教學以及現(xiàn)場問答互動等環(huán)節(jié),將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有機融合,讓黨員干部在潛移默化中將感性的體驗升華成為理性的認識,達到反躬自省、升華境界的效果。另一方面,結合黨員干部在黨性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,從“歷史到現(xiàn)實、個人到群體、正面到反面”等多維視角有效挖掘各具特色教育資源,以情景再現(xiàn)、互動模擬等方式打造黨性教育“實境課堂”,使黨性教育形象化、具象化,在情景交融中深化黨員干部的情感認同、理性思考和行動自覺。很顯然,要實現(xiàn)上述兩個方面的突破,需要我們改變傳統(tǒng)的說教式、單向灌輸式的黨性教育模式,推動教學內(nèi)容與形式的雙重創(chuàng)新、理論講授與實境體驗的有效融合,把我們黨在領導革命、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留下的大量紅色歷史遺跡開發(fā)成為黨性教育基地,把豐富的實物史料轉(zhuǎn)化為黨性教育的鮮活教材,讓黨員干部在“看、聽、思、悟”的過程中,不斷增強黨性教育的體驗度、鮮活性,在“身臨其境”中真正觸及思想、震撼心靈。
加強理論修養(yǎng)。從馬克思列寧主義、毛澤東思想,到鄧小平理論、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和科學發(fā)展觀,再到習近平新時代CN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共產(chǎn)主義的理論、思想浩如煙海、博大精深,是我們努力與奮斗的根本指南,所以理論修養(yǎng)的提高與加強非常重要。要把學習列為迫在眉睫又綿延終生的任務,按照“四個自信”的要求,抓緊時間和機會學思想學理論,刻苦鉆研、勤奮思考,下足苦功夫、真功夫、細功夫,把理論根基扎牢固。更多黨性教育
加強作風建設。作風不會隨著黨員領導干部職務升遷和年齡增長而自然向好,需要主觀努力和外在監(jiān)督。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,黨員不斷地接受來自黨內(nèi)外的作風監(jiān)督,努力持續(xù)改進作風。這就意味著黨性在不斷增強。